top of page

聆聽,學習,哀嘆和愛

我是個白人女性,種族歧視和我有何相關?


作者:奧黛麗·德登. 翻譯:孫吉鳴

妻子,母親,朋友;她在給教會和社區做義工的同時尋求一種榮耀神的生活。


我名叫奧黛麗·德登,是一名信仰基督多年的白人女性。我在明尼蘇達州的一個小鎮出生長大,在那裡每個人都具有北歐血統。我成年後大部分時間居住在南加州,在那裏我和丈夫撫養了兩個女兒。我積極地參與當地教會的活動。


和世界上許多地方一樣,我的日常生活在 2020 年春季控制新冠病毒蔓延期間,發生了巨大的變化。然後,隨著 5 月下旬喬治·弗洛伊德 (George Floyd) 在我家鄉被謀殺,種族問題移到了前沿。生活令人困惑和不安,尤其是種族問題。我需要思考來幫助我理解這些事。我覺得上帝引導我專注於四個詞:聆聽、學習、哀嘆和愛。


聆聽


雅各書 1:19 勸勉我們要快快聆聽。作為神肢體的一員,當一個人受傷時,我們都會受傷。我想通過傾聽受傷的人來表達對他們的愛。於是我和丈夫一起開始進行有意地傾聽。我們觀看了大多由真實故事改編的有色人種掙扎的影片。我們發現、觀看和討論的眾多作品中有諸如《最佳敵人》(The Best of Enemies) 或《為奴十二年》(Twelve Years a Slave) 的影片。我讀了丹尼爾·希爾 (Daniel Hill) 的《白人的覺醒》(White Awake)等書籍和故事。我甚至閱讀了為兒童所寫的書籍。 克哇玫亞力山大(Kwame Alexander) 的 《永不言敗》(Undefeated) 因其震撼的插圖獲得了卡迪卡特(Caldecott) 獎章。我看了一部名為《妥協的顏色》(The Color of Compromise) 的紀錄片系列,對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。 以曼紐爾阿扣(Emmanuel Acho) 做了一系列題為《與一個黑人不安的對話》 (Uncomfortable Conversations with a Black Man) 的訪談節目,我在臉書(Facebook)上觀看了這個節目,現在也有了書籍。這些節目實際上存在多種形式。我發現當我準備聆聽時,很多人正準備講述他們的故事。


我也注意聆聽朋友和家人。我的兩位已成年女兒是為我提供意見的睿智的女性。因為她們成長的時間和地點與我不同,她們的經歷和見解也與我不同。


最幫助我的一點是,我需要為理解而聆聽,而不是等候機會回應。我需要克制判斷或反駁的衝動。我希望在這個過程中成為一個更好的聆聽者。


學習


詩篇 139 篇是我在這段過程中的禱告,“耶和華啊,你已監察我……”一路上,我開始慢慢學習。我從另一個角度理解歷史,解讀時事。我開始注意到聖經多次重複愛人或愛我的鄰舍的誡命。例如約翰一書 4:7-8: “親愛的弟兄阿,我們應當彼此相愛,因為愛從神來。凡有愛心的,都是由神而生,並且認識神。沒有愛心的,就不認識神,因為神就是愛。” 我開始注意到聖經多次鼓勵我們向受逼迫的人伸出援手,並警告我們不要逼迫他人。也許最著名的經文之一是彌迦書 6:8:“世人哪,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。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?只要你行公義,好憐憫,存謙卑的心,與你的神同行。”


一部分是學習在可能的情況下,願意悔改和道歉。我發現我有不肯定朋友經歷的傾向。我在口頭上懷疑他們與我分享的經歷。我回應一個故事時,可能會說:“哦,我確定他/她不是那個意思”或“事情不可能那麼糟糕。”由於新冠疫情,我為此類事道歉時沒有當面溝通,而是通過視頻(Zoom)的方式進行。當上帝把這些為我的行為而道歉的事放在我心上時,我便馬上付諸行動。承認“我錯了……”對我來說很重要。


我還有很多東西要學。我想繼續做學生,讓聖靈澆灌在我裡面,使我結出屬靈的果子。


哀嘆


哀嘆對我來說是一個新的概念,我需要學習如何將其應用到我的生活中。梅里亞姆·韋伯斯特辭典(Merriam Webster)將哀嘆定義為“經常開放地表達悲傷、哀悼或遺憾”。我想哀嘆還可能發生在一長段時間裡。這不是在美國白人中廣泛實踐的事情。我們傾向於忍住眼淚或希望我們的問題立即得到解決。當一個朋友在這週分享禱告事項時,我們立刻想知道神如何在下週回應這個禱告。我們經常用金錢和手段來解決我們的問題。我們視問題是需要解決的事,而不是需要忍耐的事。


然而,系統性種族主義持續地存在,這不是一個容易解決的問題。我正在學習如何在這種悲痛和感傷中度過漫長的一季;哀嘆它的殘忍和不公。當我聽說一位年長的美籍亞裔僅僅因為是亞洲人而被刺傷或毆打時,我感到悲痛。當我聽說又一個年輕黑人被警察槍殺時,我感到悲痛。當我聽說在邊境尋求庇護的家庭被迫分離並送入條件惡劣的住所時,我感到悲痛。這裡面沒有一樁正義的事。我是美國白人中產階級。從很多方面來說,我可以完全漠視它。然而,作為一個基督徒,我覺得我不能漠視任何一件事。聖靈繼續催促我與哀哭的人同哭(羅馬書 12:15)。



愛是我持續聆聽、學習和哀嘆的動力。耶穌命令我們要愛人如己。當我向自我死去,我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然傾向就結束了。我的愛需要擴展到所有的人,而不僅僅是近鄰或我的嫡親。當我視每個人為家人時,我有了新的視角。我在如何愛人如己的方面,還有很多需要學習。我的禱告是,我會以受教的態度時刻接受聖靈的引導,成為合神心意的女子。

73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Comentarios


bottom of page